誰需要提交年度報告和法定審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所有在中國註冊的公司,包括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司實體和其他商業實體,都需要進行年檢,以便在來年繼續運營。年檢的目的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每年審查和確認企業繼續經營的資格。
隨著中國社會信用體系的發展和實施,合規遵守法律法規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企業應更加重視各政府部門所規定的年度合規程序。
在這裡,我們將帶您了解您在中國的外商獨資企業或代表處的年度合規要求。
年度稅務結算和年度報告之間有什麼區別?
年度稅務結算意味著企業對上一財政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和已繳納的稅款進行彙總,以確定是否需要補繳稅款或申請退稅。企業填寫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後,可通過提供所需的相關信息,提交給當地稅務局進行企業所得稅申報和稅款繳納結算。所得稅年度結算報告將由代理記賬機構、會計師事務所或稅務師事務所完成,並提交給稅務局。
對於年度報告,在日曆年末之前註冊的公司應通過提供材料以滿足各政府部門的聯合檢查要求,來證明其在來年繼續經營的能力。年度報告是提交給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這是與稅務局不同的另一個部門。
重要日期需牢記!
根據《企業年檢辦法》第四條的規定,年檢的起止日期為每年的 3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主管登記機關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對企業上一年度的情況進行檢查。企業應在 3 月 15 日前向其登記機關提交年檢材料。
此外,在中國開展業務時,有三個重要日期您必須牢記,在這些日期之前,您需要完成企業所得稅 / 個人所得稅申報並提交年度報告。未能按時完成可能會導致處罰,並對公司的信用產生負面影響。
外商投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和合資企業)的年度合規要求
年度合規要求在財政年度結束後(中國採用日曆年度,即 12 月 31 日)開始,外商獨資企業和合資企業通常要持續到 6 月底。
步驟 1:準備年度審計報告
公司的年度維護程序從準備年度審計報告開始,最早可以在 11 月或 12 月開始準備。然而,由於需要包含上一年度的數據,建議在 4 月底之前完成審計報告,以便在 5 月進行年度納稅申報。
公司需要聘請註冊會計師(CPA)進行第三方年度審計,這是《公司法》所要求的。年度審計報告通常包括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損益表,以及股東權益變動記錄和財務指標附註。每年對財務報表進行審計總是明智的,以確保公司的財務報表符合中國公認會計原則(中國 GAAP)標準。這也為您提供了一個審查公司財務狀況和健康狀況的機會。
提交年度報告的截止日期是 6 月 30 日。未能提交年度報告可能會導致您的公司被列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商行政管理的經營異常名錄。最糟糕的情況是,如果公司連續三年未提交年度報告,其營業執照可能會被吊銷。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能會對公司年度報告公告的內容進行抽查。如果通過檢查發現公司年度報告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將依法進行處罰,並將法定代表人、管理人員的信息和身份通知包括公安、財政、海關、稅務等在內的相關部門,從而導致 “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的情況。
步驟 2:進行企業所得稅(CIT)彙算清繳
在準備好年度審計報告後,下一步是進行年度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即年度企業所得稅申報。在中國,企業所得稅是按月或按季度繳納的,公司需要在每月或每季度結束後的 15 天內提交企業所得稅申報表。
此外,國家稅務總局要求公司在每年結束後的五個月內,如果所有納稅義務都已履行,進行年度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公司需要補繳稅款或申請退稅。
年度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需要在每年的 5 月 31 日前完成。然而,對稅務合規的調查可能會持續一整年,如果稅務局要求,公司應隨時準備提交額外的材料。
步驟 3:公司年度報告程序
完成前兩個步驟後,下一步是在 6 月 30 日截止日期之前向多個行政管理部門進行年度報告。從 2020 年起,年度報告可以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www.gsxt.gov.cn)提交信息來完成,這樣公司就不再需要分別向不同部門報告。一份總報告應包括以下信息:
- 企業登記信息的執行情況和變更情況;
- 股東或投資者提供的出資或合作條件;
- 企業的投資狀況和背景;
- 企業設立的分支機構或其他組織;
- 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
代表處(RO)的年度合規要求
代表處的年度合規程序與外商獨資企業和合資企業的程序非常相似。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同的要求和重點。
步驟 1:準備年度審計報告
代表處必須準備審計報告,該報告須由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並由兩名註冊會計師簽署。該報告應包含以下詳細信息,這使其與外商獨資企業和合資企業的報告有所不同:
- 成本和費用報告:辦公室租金、交通費、電話費報銷、員工工資、招待費、水電費和派遣服務費等費用的歷史記錄,無論這些費用是由代表處本身支付還是直接由其總部支付,都應仔細、準確地記錄。任何屬於財政年度的費用都應適當計提,並有合同或協議作為支持。首席代表的總工資,無論是在境外支付還是在本地支付,都必須包括在費用中。
- 應納稅額: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外國企業在中國大陸的代表處必須就其核定的應納稅所得額繳納企業所得稅。在成本加成法下,應納稅所得額,即核定收入,是根據費用計算的。核定利潤率由稅務局決定,且不得低於 15%;
步驟 2:進行年度稅務彙算清繳
與外商獨資企業和合資企業一樣,代表處也需要在每年 5 月底之前向當地稅務局申報年度稅款。如果經審計的應繳稅額與代表處已繳納的稅款不同,代表處應與稅務局討論差異。在這種情況下,您可以預約與環達的稅務顧問會面,討論差異的原因。
步驟 3:公司年度報告程序
代表處年度報告的重點是展示海外總部的法律地位和資質以供審批。還應添加與商業活動相關的信息。代表處報告的清單如下:
- 年度報告;
- 商業登記證;
- 審計報告;
- 海外總部法律地位和資質的證明;